《木偶奇遇记》是科洛迪的代表作,发表于1880年。它叙述老人皮帕诺把一块能哭会笑的木头雕成木偶,并把取得生命的小木偶当成儿子。老人卖掉上衣,供儿子上学。可是小木偶一心贪玩,为了看戏不惜卖掉课本。在木偶戏班获得好心老板的五枚金币,回家路上受狐狸和猫的欺骗,金币被抢走。进了监狱......出狱后,又因贪吃他人的葡萄又被捕兽器夹住,被迫当了看家狗。他后悔极了,心想:“如果我像其他好孩子一样喜欢读书,现在我就会和爸爸住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就不会在这里给别人当看门狗了。”夜里,他因帮助主人抓住黄鼠狼而重获自由。他一心想成为一个用功读书的好孩子,可是又经不起诱惑。在坏同学的怂恿下又逃学到海边看鲨鱼,后又被引诱到玩儿国,在疯狂的玩了五个月之后,变成一头又懒又蠢的驴。后来还是仙女搭救了他。最后,他们父子在鲨鱼腹中意外重逢,并成功的逃了出来,在海边住下,并变成一个真正的小孩子。本书描述了木偶皮诺曹从一个任性、淘气、懒惰、爱说谎、不关心他人、不爱学习、整天只想着玩的小木偶,变成一个懂礼貌、爱学习、勤奋干活、孝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好孩子的过程,以及他所经历的一连串的奇遇,充满了童趣与想像。发生于皮诺曹身上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孩子的自然天性在许多方面都是需要修正的。也就是说,在自然天性里往往会有不少不够尽善尽美的表现,等待着我们的逐步克服。
本书创作于1881年,最早发表在《儿童日报》上,科洛迪所处的那个时代,正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这对他的生活和创作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
科洛迪最初编写《一个木偶的故事》(连载第二年改名为《木偶奇遇记》)是为了偿还债务,他甚至在给《儿童日报》的社长菲尔迪南多·马尔提尼的附言中还这样提到:“我寄给你的这些材料,只不过是幼稚可笑的小玩意儿罢了。你可随意处理,如要采用,我可继续写下去。”而没有料到的是“这幼稚可笑的小玩意儿”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兴趣,从1881年7月7日起在《儿童报》上分期连载,一直到1883年才连载完毕。中间科洛迪一度想停止连载,却被读者“不满”的信件所淹没。
《木偶奇遇记》意欲揭示的道理并不复杂,它倚借一个木偶有形象不过是为了向我们演绎一个人由不完美走向完美、由不幸福走向幸福的曲折历程。问题是,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并非是一个人生来就可以明白的。否则,皮诺曹也就无需煞费周折才得以完成了这一历程了。
这篇童话,通过皮诺曹的种种曲折、离奇的经历,表现小木偶热爱正义、痛恨邪恶、天真纯洁的品质,教育儿童要抵御种种诱惑,做一个诚实、听话、爱学习、爱劳动,并能帮助父母的好孩子。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小木偶的形象。他聪明、善良、顽皮而又任性,他的故事给孩子们以有益的教诲和艺术的感染。
《木偶奇遇记》是一篇寓言故事。但是与以往西方的寓言故事不同,描写的不是美丽的公主和贵族们在大城堡中的生活。皮诺乔的奇遇都发生在意大利真正的普通人民中间,从而使它更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木偶奇遇记》一书不仅教育孩子们如何为人,还通过隐喻和影射,对十九世纪意大利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落后和丑恶的现象,进行了揭露,如贫富间的差距、劳动人民的贫穷、饥饿和绝望,司法部门和医疗机构的虚伪等等。同时也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意大利哲学家贝内戴托就曾评论说:“用来雕刻皮诺乔的那块木头,实际上就是人类本身。”
小编以为,陪读很重要。
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孩子读书的时候自己一定要在旁边陪着,或者说要孩子只有在有家长陪着的时候再读书。爸爸妈妈平常工作比较忙,不能时时刻刻陪着孩子,所以选一些浅显易懂的书籍给孩子可以帮助孩子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但是孩子可能看懂了故事,但是故事要讲的道理却无法理解,这时候就需要爸爸妈妈上场了。爸爸妈妈可以每天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陪孩子阅读,或者问问孩子今天读了什么,懂不懂故事要讲给我们的道理。引用生活中的小事慢慢的加以引导,帮助孩子理解,也可借此加深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一举两得。
南来寒主编、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新推出的《小学生文库——必读名著经典彩图版》参照外文缩写版本进行编写,封面由郭敬明的御用插画师设计,标注拼音,全面照顾到各阶段的小学生。
第一,所选的二十种作品,都是享誉全球的经典名著,故事性、文学性、教育性兼备。且该版本是参照优质外文缩写版本进行编译,确保情节上的完整性和丰富度,以及文字清新流畅可读。同时标注拼音,全面照顾到不同阅读水平的小学生。
第二,套书中1300余幅手绘彩图,选自美国国会图书馆典藏的初版初印原版书,经专业修图师精心修复,完整体现原著的精彩神韵。并且,足量的彩图也很好地保证了图文比例,使从小习惯于读图的孩子更容易进入故事。同时,为了让孩子在阅读时也能感受到装帧设计之美,这套书还特别邀请知名书籍装帧设计师——郭敬明的御用插画师的倾力相助,设计优美,独树一帜,优雅地呈现经典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