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我读:文情并茂的15部世界散文名著

时间:2024-10-28 09:45:56


1、伊利亚随笔(英国,兰姆)

我以前很喜欢董桥散文,记得董桥说过他非常喜欢兰姆,喜欢兰姆散文的恬淡与醇厚。《伊利亚随笔》中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到家长里短,娓娓道来,文风含蓄,情真意切,让人回味无穷。“伊利亚”,一个迷人的名字,一本迷人的书。

2、枕草子(日本,清少纳言)

我最早读的是周作人的译本。周作人的文风与《枕草子》相得益彰。林文月的译本也很好,多了几分雅气。书中主要是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随想,多是断片式的寥寥数语,文字清淡而有意趣。《枕草子》与同时代的《源氏物语》,被称为日本平安时代文学双壁。

3、徒然草(日本,吉田兼好)

我很喜欢“徒然”这个词,意味丰富又有几分轻灵。《徒然草》与《枕草子》并称日本随笔文学的双璧。两本书的文风也很接近。书中有杂感和带有寓意的小故事,也有社会各阶层人物的记录。这本书迷人的是清淡又清丽的风格,读来如品香茗。

4、方丈记(日本,鸭长明)

中国隐逸文学的代表是陶渊明诗歌,日本隐逸文学的高峰就是鸭长明的这本散文。鸭长明隐匿日野山,回忆生平际遇,叙述天地巨变,感慨人世无常。笔意生动而富有感情,对日本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5、瓦尔登湖(美国,梭罗)

这本书可谓名声显赫了,我最早读的是徐迟译本。前两年耶鲁大学出了一本个150周年注释珍藏本,中文版已面市,可以买来一读。梭罗算是美国的一个隐士,独居瓦尔登湖畔,记录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把自然风光写得情怀满满,独具风味,意境深邃。

6、惶然录 (葡萄牙,佩索阿)

这本书译本很多,以韩少功译本最佳,有人译为《不安之书》,是后人整理的大诗人佩索阿的随笔集。佩索阿的感悟有超时空的价值,他认为人始终处于某种矛盾之中,处于不安状态,只能独自突围。诗意的启示,值得一读。

7、金蔷薇(俄国,帕乌斯托夫斯基)

乍一看这本书不过是一本文学评论集,仔细一读发现作者在总结创作经验、探讨文学创作、阐述作家使命的时候,文笔别具一格,气势磅礴而又精致入微地描绘了人类的美好感情和大自然的如画美景,给人深切启示,简直就是一部美文集,受到很多人推崇。

8、沙乡年鉴(美国,利奥波德)

记得高中课本中选过利奥波德的一篇文章《像山那样思考》,其生态思想令人印象深刻。利奥波德号称美国“生态伦理之父”,《沙乡年鉴》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与《瓦尔登湖》相媲美,并誉为自然文学典范,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

9、凯尔特的薄暮(爱尔兰,叶芝)

中外有很多诗人散文随笔写得很好,国内的北岛、舒婷、于坚都是例子。叶芝的这本书也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它是一部优美的爱尔兰神话传说集。叶芝用诗人的笔触,记录下他喜爱的凯尔特风土人情,文笔优美,直抵心灵。

10、普罗旺斯的一年(英国,彼得·梅尔)

这本书曾经风靡一时,还出了很多续作。普罗旺斯早已成为世外桃源的代称。身为国际大广告公司高级主管的彼得·梅尔夫妇厌倦了写字楼的繁忙与浮华,携妻隐居到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这本书就是他们一年的生活记录。写得诗意盎然,令人向往,让人陶醉。

1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国,海伦·凯勒)

最早听说海伦·凯勒这个名字是在一个英语故事里,后来高中语文课本也选入了她的作品。海伦·凯勒的故事感动了几代人,她在大学期间完成自传《我生活的故事》,在美国曾引起轰动,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在很多国家出版这本书时取文中最有名的一篇更名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2、大自然的日历(俄国,普里什文)

有一年我读到一本介绍美国自然文学的著作《宁静无价》(程虹著),从此爱上生态文学。这本《大自然的日历》就是一部生态文学的杰作,被认为是纯原生态的作品。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浸润着深厚的思想和感情,包含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把对大地的热爱和关于大地的知识结合得十分完美。”

13、查令十字街84号(美国,海莲·汉芙)

任何一位爱书的人,读了《查令十字街84号》都会产生深深的感触。我以前写过一篇这本书的读后感(见本头条号4月2日文章)。书中收录了海莲·汉芙在英国一家位于查令街84号的旧书店买书的过程中和店员弗兰克之间的通信,内容均为真实信件,再现了两人跨越20多年的传奇书缘。内容亲切感人,读来让人心动。

14、人间食粮(法国,纪德)

让我印象深刻的首先是这本书的写作背景,纪德在游历北非的过程中不幸患上绝症肺结核,以为自己生命不久,后来奇迹般地恢复健康,他就把游历北非之后的感想以抒情的、诗意的笔法写了出来,成就这部美文集。“人间食粮”象征着人们追求幸福快乐的精神食粮,可以说这本书是作者追求快乐幸福生活的宣言。

15、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日本,村上春树)

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村上春树的小说,顺便也读了他的一些随笔作品,其中这一本印象最深。跑步是村上春树写作之外的最大爱好,书中主要记录了他在二十多年里,日日坚持跑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书中既谈跑步,也兼及作者早年经历。他认为写作和长跑互为比喻,二者都需要专注,都需要忍耐,都需要心无杂念。现身说法,可谓独到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