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看完这六句话,就找到了活着的意义

时间:2025-01-20 02:19:04

《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是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在她90余年的生命中,见证着这个民族的兴衰与变迁。


2002年,本书作者迟子建的爱人去世。爱人的死让迟子建的心产生了巨大的波折,却也让她的文学素养更上一层。


同一年,鄂温克族第一位画家、大学生柳芭去世。柳芭的死让迟子建燃起写作的欲望,让她有了去了解鄂温克族的心思。


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会被里面的故事所打动,书中的这六句话,体现了鄂温克族对人生、对自然的态度,也让我们明白,好好活着,便是人生的最宝贵的智慧。



1

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要有尾声的。


人们总爱求一个圆满,希望在浩浩荡荡的旅途后迎来一个盛大的尾声。


一个完美的结局,一个美好结果,是所有人都追求的终点。


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只能留在回忆中的友谊,半途而废的项目,无疾而终的暗恋,总是让我们深陷痛苦。


其实,当我们郁结难安时,不妨放下对“圆满”的执念,将注意力转移到当下,从而从过去中解脱出来。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的尾声,仍留下了一些谜团没有解开。但主人公依旧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与雨雪作伴,与朝夕为友,每天都活得淡然而安宁。


人生便是如此,不求输赢好坏,只求内心平安自在。

2

你去追跑了的东西,就跟用手抓月光一样的,你以为用手抓住了,可仔细一看,手里是空的。


拉吉米没有孩子,可是却在旅店的马厩里捡到了马伊堪。


拉吉米极为害怕失去她,可是马伊堪却在17岁时,与一位外来男子相爱。拉吉米不同意她跟那名男子远去,于是马伊堪只能含泪与男子断绝了联系。


一转眼,马伊堪已经三十岁了,这位顽固的老父亲却仍将她看成孩子,无论是马伊堪本人的恳求,还是其余族人的劝说,他都不愿让马伊堪嫁人。


被逼无奈的马伊堪选择了失踪,等再回来时已经怀了孩子。拉吉米惊怒交加,让她打掉孩子,但马伊堪还是生下了孩子,并取名西班,并在西班两岁时跳崖自杀了。


原来马伊堪是为她的父亲找到了一个接替者,她可能早就不想活了,可她还是怕拉吉米孤单,无人照顾,所以才生下一个孩子,当作是送给拉吉米的最后的礼物。


拉吉米找到了他的宝物,却也亲手毁掉了他珍视的女儿。


我们总是不接受时间流逝、事物变化,妄图美好永存。


可没有谁能停留在原地,要走的人,你拼尽全力想留,到最后,只能是水中捞月,一场空。


有时候,懂得放手,才是真正的爱。

3

世上没有哪一道伤口是不能愈合的,虽然愈合后在阴雨的日子还会感到痛。


这位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送走了自己的父母、丈夫、孩子、许许多多的族人,她见过太多死亡了。


她也曾痛彻心扉,在丈夫死后,她的世界一片黑暗。


每当有打猎的队伍回来都会欣喜地迎上前去,却眼睁睁地看着女人们一个个把自己的男人领回家,只剩自己孤零零地站在寒风中。


这场寒风一吹就是几年,可她还是迎来了春天。


在春天的阳光中,她的眼神疲惫而忧伤,时间在她身上留下的故事却让她更有魅力,只一眼就牵走了第二任丈夫的心。


春光愈人,时间推着人往前走,留下的伤口总是会愈合的。


现在的撕心裂肺是真的,但你要相信,这段经历不会摧毁你,它迟早会愈合,在你身上留下美丽的疤。



4

后来起了一阵风,天上的月亮还是老样子,可是水中的月亮却起了满脸的皱纹,好像月亮在瞬间老了。


人生在世,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和他人比较。


为什么当年同窗的人,现在过得却比我好那么多?


是不是当初我不应该走这条路,要是和他一样去创业、去摆摊,是不是我也能有今天的成就呢?


要知道,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你所看到的,也只是你能看到的部分而已。


就像月亮绕着地球旋转,可你永远看不到月亮的背面。


你追逐着月亮,模仿着他人的道路,可只要有一点风雨,你努力模仿出的虚影就会瞬间消散一空。


所以,当我们看到皎洁的月光,不要急切地模仿它,你要相信,你虽不是明亮的月亮,却也是有着自己独有幽香的花朵。


请勇敢坚定地做自己,静静地走独属于自己的路,迟早,你会感受到自己的魅力,会发现,你不黯淡于谁的光芒下。


5

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


在我们的学生时代,每个人都只需要做一件事——学习。


我们只有这一条赛道,一个人的排名似乎一目了然。只要不停地奔着目标往前走就好,我们总是很少也不需要去考虑这条路的正确与否。


但我们一进入社会,似乎以前就变得不同起来了,目标是什么?打工、创业,内卷、躺平?


我们选择的路一下就多起来了,但我们却反而迷茫了,前路那么多,哪一条是正确的?


其实,没有哪条路是绝对正确的,只有你自己能决定你要走的路。


不跟随大众,遵从你自己的想法,走你自己的路。有目标在前方,无论有没有路,都有前进的方向。


6

有知识的人,才会有眼界看到这世界的光明。


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叫瓦罗加,也是主人公的丈夫。


他与汉族人交往多,看得懂汉字书,也是一位喜爱知识的人,更是一位诗人。


在大多数问题上,“我”都愿跟随着他,在他的身边就像被一条温和、稳定的河流包裹,温暖而安心,只是在一件事上,“我”与他发生了分歧——关于上学。


瓦罗加认为,只有拥有知识,才会有眼界看到这世界的光明,“我”则认为,知识和光明就藏在这树林里、这鹿角上、这希楞柱落下来的星光里。


事实上,两人都没有说错,他们都找到了“知识”。


知识的确能开阔我们的眼界,但我们要做的不是把自己困在“知识”里。


我们既要在生活中学习知识,也应在书本中学习。


重要的,是有打破自己思维定式的习惯,有迎接不同的世界的勇气。


真正使我们思维开阔的“知识”,是我们不断探索、包容的心。


7


合上书本,眼前却还停留着书中故事的缩影。


这是一个民族的兴衰史,也是许多人的一生历程。


在这个故事里有太多的死亡,像流星一样灿烂而美好,却也转瞬即逝。


剩下的人都在活,不需要去想为什么活,当你与自然而生,努力活着就是你与生俱来的本能。


当你觉得生活没有盼头、就要活不下去时,不妨看看这本书。


自然面前,生死都平等,不如就做那个好好活着的人。


去放下过去的遗憾和现在的执念,用时间来愈合伤口,寻找正确的目标,坚定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用知识来开阔眼界。


不知不觉,你就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