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月,川端康成揣摩达8年之久的《伊豆的舞女》终于向世人展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并在读者们的口口相传中成了他的成名作和早期代表作,其盛名甚至超过了后来的《雪国》。
有网友说,从《伊豆的舞女》中读到了关于少男少女的青涩恋情,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愫让人感觉特别怀念。也有人说,少年与薰子的相遇实质上充满了绝望感,因为在那个时代,学生和舞女的社会身份属性相差太大了,两人再相爱也不可能走到一起,所以这是一份注定无缘的悸动。
《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讲述的是青年学生“我”在旅行途中无意间结识了一行流浪艺人,因为身份差别,“我”一开始有意识地与这群艺人们保持着距离。但随着交流的深入,“我”与其中的小舞女阿薰互相产生了好感。
但“我”和薰子都明白,我们俩的社会地位有着巨大的差异,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我们一边甜蜜,一边绝望。等到分离的那天,“我”和薰子只能默默无言看着对方,然后转身离去。
川端康成后来表示:《伊豆的舞女》中的“我”,即是高中时代的他。由此看来,故事中的薰子,便是他某位爱而不得的女子。
日本文化追求“物哀之美”,“甚爱必大费”,越是轰轰烈烈的美,就越有痛彻心扉的哀。“我”与薰子的故事便是如此。两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刚刚萌发出爱情的萌芽,就被森严的等级制度和社会世俗的身份地位所禁锢住了,这是大爱,也是大哀。
《伊豆的舞女》
不过既然是经典作品,《伊豆的舞女》又怎么会只表达这一层表意呢?如果仔细了解过川端康成的生活经历,我们就能从中发现另一层深意。
很多人初读时不理解,为什么《伊豆的舞女》开头会放几篇类似自传类的文章,讲的是川端康成两岁丧母,三岁丧父,七岁祖母去世,十岁唯一的姐姐去世,十五岁抚养人祖父去世,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的故事。这和后面的正文有联系吗?为什么还要放在故事的前面?
当然是有联系的。
川端康成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都充满了绝望感和无所适从感。当亲人们都去世后,他在这世上便了无牵挂了,像一片浮萍似的没有根。所以旅行,漫无目的的旅行成了他排解时间和寂寞的良药。
因此,《伊豆的舞女》中的邂逅故事便发生在旅行中。
《伊豆的舞女》
在书中,“我”和旅馆老板娘有一段对话:
今天晚上那些艺人住在什么地方呢?
那种人谁知道会住在哪儿呢,少爷。什么今天晚上,哪有固定的住处哟。哪儿有客人,就住在哪儿呗。
“我”很惊讶,原来舞女的生活也是这样的,一样的没有目的地,一样的漂泊,一样的一直在路上。
看到这里,我们就能明白,其实舞女的生活也是一种现实生活投射下的具体意象。
或许我们换一种角度去解读,川端写下这篇《伊豆的舞女》,并不是为了纪念他的某段感情,或者是某位女子,而是在纪念自己的那段过去,那段迷茫的、走到哪里就飘在哪里的日子。
如此说来,故事中的“我”与故事中的薰子,也许都是川端康成。
读川端康成的书,我总觉得需要在一个下雨天,最好是细细的春雨,再泡上一壶清茶,躺在摇椅上伴着滴滴答答的雨声慢慢翻开细细品读,如此,才能更贴合字句中的那股哀切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