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崇高使人感动,优美则使人迷恋
2.《会饮篇》
每个人都在寻求自己的另一半
从很古的时候起,人与人相爱的欲望就根植于人心,它要恢复原始的整一状态,把两个人合成一个,治好从前剖开的伤痛。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的一半,是一种合起来才能成为全体的东西。所以每个人都经常在寻求自己的另一半。
3.《人类的知识》
罗素:人类的知识
我们之所以看到个别的星星,是因为光从每颗星发出去后经过充满其他光路的区域仍然保持着独立性。如果失去了这种独立性,我们就只能看到一片模糊,像银河那样。
4.《理想国》
如果正义遭人诽谤
如果正义遭人诽谤,
而我一息尚存有口能辩,
却袖手旁观不上来帮忙,
这对我来说,
恐怕是一种罪恶,是奇耻大辱。
5.《结构主义》
言语表达是一种集体制度
言语是不受个人影响的具有数千年传统的传输者,又是任何人进行思维所不可少的工具。言语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构成了一个特殊情况的范畴。所以,由于它的年代、它的普遍性和它的权利,言语很自然地被看作是有特殊重要性的结构的源泉了。
6.《新爱洛漪丝》
人不知道为什么被打动了心
一封真正凭爱情写出来的信,一个的确充满激情的恋人的信却会是苍白无力、啰里啰嗦、冗长拖沓、乱七八糟、反反复复。
然而人的灵魂受了感动;人不知道为什么被打动了心。
7.《法兰西的特性》
萨特:“历史自成而不自知”
一言以蔽之,我怀着与儒尔·米希莱同样苛刻、同样复杂的一片真情热爱着法兰西,不论是它的美德还是缺陷,也不论是我乐于接受的还是不易接受的东西。但是这种感情不大会流露于本书的字里行间,我将小心翼翼地不使它见诸笔端。感情可能会给我设下圈套,也可能对我突然袭击,我要时时对它严加防范。
真正的文人雅士的“文”与“雅”的标准
10.《历史著作史》
许多伟大的制度不是制造出来的,而是成长起来的
制度作为某一特定时代的公共习惯、风俗和思想,它们很能说明那个时代的特色。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制度绝不是制造出来的,而是成长起来的。它们是历史上一种最耐久的东西。
12.《学术与政治》
学术与政治
一个人得确信,即使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愚陋不堪,根本不值得他为之献身,他仍能无怨无悔;尽管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仍能够说:“等着瞧吧!”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才能说他听到了政治的“召唤”。
13.《烦恼的冬天》
你必须自己拿主意
对一个人是好的东西,对另一个人却不见得好,而不到时过境迁,你没法知道。
谁也不需要忠告,人们需要的只是附和。
每个人都只发着他自己的光,他自己那孤独的光。
光一旦熄灭,就会显得比原来根本没有点燃时更要黑暗得多。世上到处充满了黑暗的残骸碎片。
14.《先知 沙与沫》
论婚姻
你俩结合中要有空隙。
让天风在你俩间翩翩起舞。
你俩要相互斟满杯子,但不要用同一个杯子饮吮;
你俩要相互递送面包,但不要同食一个面包。
一道歌唱、跳舞、娱乐,但要各忙其事;
须知琴弦要各自绷紧,虽然共奏一支乐曲。
要心心相印,但不可互相拥有;
因为只有”生命“的手才能容纳你俩的心。
要相互搀扶着站起来,但不要紧紧相贴;
须知神殿的柱子也是分开站立着的,
橡树和松树也不在彼此阴影里生长。
16.《活到老,真好》
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
有人曾经提出一个问题:过年,人究竟是多了一岁,还是少了一岁?乐观的人说“多”,悲观的人说“少”,从这个角度看成长,换个角度看“折损”。
有位诗人提出他的答案:“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玩味他的含义,好像告诫世人爱惜光阴。他的答案是,光阴减少,学识增加,既已有失,就要因此有得才好。
17.《医学的温度》
我们时时不可忘记,医学是有温度的
医者所能做的仍然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生命是有限的,每个人从出生、成长、衰老到死亡的过程不可逆转,医学的任务只是保护这个正常的过程。我们不能把衰老当作疾病,不能把追求长生不老作为医学的目标,不能给生命无望的病人增加无谓的痛苦,不能不考虑医学的社会效应与公平公正。
18.《菊与刀》
一本探讨日本何以成为日本民族的书
刀与菊,两者都是一幅绘画的组成部分。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软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19.《文化人类学》(第13版)
在许多文化中,人们认为肥胖的人比细瘦的人更加美丽
在这些文化中,肥胖之所以普遍受到重视,这不仅因为它被视为更加美丽,而且还因为它被看作是健康、生育能力、分层社会中具有更高地位的象征。这种观念与美国和许多其他西方社会中的理想典范形成强烈的反差,他们认为肥胖是没有吸引力的,并且是懒惰、缺乏自我控制和不健康的反映。
20.《罗曼·罗兰读书随笔》
我为什么写作?
21.《北京的春节》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孔子说“礼养德”,意思是礼仪形式可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儿歌里唱得好:“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22.《蕾莉与马杰农》
要像一个火把烧的是自身的柴枝
前进吧!那里正敞着大门。
生活中不要依靠别人施舍周济。
你若总是处处有求于人,
那就会遇到种种挫折纠纷。
不要像猫在餐桌边转来转去。
要像一个火把烧的是自身的柴枝,
23.《果园》
为人不恤他人苦,活在世上枉为人
执刀的强人行凶确能造成灾难,
更可怕的是孤儿寡母的长叹。
常见寡妇点燃着一盏孤灯,
孤灯之火能烧毁一座大城。
谁如果辞世前在世上留下善行,
人们便为他祈祷,安慰他的英灵。
24.《学校教育的戏剧性》
作为一种政体的学校
学校想要把年轻人教成什么样,那么学校自己必须先成为那个样子。
学校教育的戏剧性指学校作为一个社会机构而存在,除了教授常规的制度化的内容外,还教授相当的课本内容。通过校歌、校训、典礼、竞争、集会、传统文化等多样化的方式,关注持续的、多元的、形成群体认同的方法,使学校形成并保持其群体身份的认同和特征。
25.《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凡当主权者喜欢干涉人民思想的时代,学者的聪明才力,只有全部去注释古典。欧洲罗马教皇权利最盛时,就是这种现象。我国雍乾间也是一个例证。记得某家笔记说:“内廷唱戏,无论何种剧本都会触犯忌讳,只得专搬演些‘封神’‘西游’之类,和现在社会情状丝毫无关,不至闹乱子。”
26.《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
商人是这个世界发生变革的起点
在传统社会中,商人陷于财产和地位的两难境地。为了保守财产,他们必须求取地位。办法就是“以末治财,以本守之”,转入地主的层次,或是培养子弟读书,转入仕的层次。
20世界初叶,商会已逐渐取代公馆、会所成为商界的领导机构。为应对专制强权和列强的双重侵害,这一时期宗族组织和同乡会有所发展,商人倒退回去利用血缘、地缘组织以求扩大生存空间。
27.《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第三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军备竞赛
所有主要强国均被卷入其中的军备竞赛也促使人们感到战争必定到来,而且只会早来,而不是迟来。军备竞赛给每个参与国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困难,可是这些政府深信无法停止它。尽管所有政府都公开声称军备竞赛具有促进和平而不是战争的威慑效果,听起来似乎名正言顺,但是没有任何政府被他们竞争对手的军备计划所威慑而停止扩充军备,恰恰相反,他们加快了自己的武器装备生产速度。
28.《为什么世界不存在》
苏格拉底:“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尽管哲学家们声称自己一无所知,人们还是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永远不要忘记事物可能与其向我们所显现的样子完全不同。
哲学从未停止将一切纳入怀疑之中,甚至包括哲学自身。
29.《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
国际新秩序中的权利与道德
国际秩序,它不能仅仅建立在权力的基础之上。原因很简单:从长远看,人类总要反抗赤裸裸的权势。政治具有致命的两重性,总会使对道德的考虑与对权利的考虑缠绕在一起。
无视权利因素是乌托邦意识。但是,如果无视世界秩序中的道德因素,则是一种不现实的现实主义思想。实现国际和解进程的最大希望最终在于经济重建的方式。
30.《劝读论语和论语读法》
钱穆: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有两大责任。
《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不仅中国,将来此书,应成为一部世界人类的人人必读书。我认为,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有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
31.《西方美学史讲演录》
它既不优美、壮美,也不崇高,为何就是艺术?
像罗丹的那个雕塑《老妓女》,它既没有优美、也没有壮美、也没有崇高,但是呢,你会有一种感动。在大多数人看来那是令人厌恶的,很丑嘛。但是如果你的心足够深刻、足够博大,具有一种人性的悲悯,你也许会有一种感动。它就是艺术,而且是不朽的艺术。
32.《伟大的考古学家》
中国考古学界两位著名的先驱
李济和裴文中是中国考古学界两位著名的先驱。
他们中,一个在20世纪20年代对安阳的商代后期王都遗址——殷墟进行了考古发掘,另一个则在30年代发掘了周口店第一处直立人遗址。这两次发掘标志着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开端,更改写了中国古代历史。
李济获得了“中国考古学之父”的称号。裴文中被认为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和古生物学的奠基人。
33.《埃菲尔风格》
建造轻质建筑的诗人
居斯塔夫·埃菲尔的桥梁和铁塔用一种夸张的方式展示了建筑骨架中自有的美丽。这种美和新兴材料——钢铁相关。他引领了新一代建筑:不再仅仅局限于外壁、墙或者外立面。在天空、云彩和光线映衬下,这些高空建筑的侧影就像在移动着,埃菲尔是工程师出身,却成为新建筑风格的先锋人物。
34.《芬芳之韵:经典美国诗选》
爱默生:民族的强盛
不是金子惟有人,才能成就
一个民族的伟大和富强;
靠他们为真理与荣光而奋斗,
坚韧不拔,饱经风霜。
别人蒙头贪睡,遇难退避,
勇者却勤勉奋发,无所畏惧;
一根根民族的柱石他们竖起,
根基深厚,直伸天宇。
35.《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
伟大的神话
民族神话为了保证未来而唤醒过去的人物,不仅试图解释本民族的历史,而且还要规划民族的发展未来。
人在处境艰难的时刻,假若没有伟大的神话,就无从效仿先辈战胜挑战的榜样,就无法从中汲取信心和希望。一个国家的政治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谁能够拥有、利用这些伟大的神话。
36.《诗酒趁年华》
我所做的绝大部分事情都是我自己的本性驱使我去做的。它居然会得到那么多的尊重和爱好,那是我深为不安的。仇恨之箭也曾向我射来;但它们永未射中我,因为,不知何故它们总是属于另一个世界,而我同那个世界一点关系也没有。我总是生活在寂寞之中,这种寂寞在青年时代使我感到痛苦,但在成年时却觉得其味无穷。
37.《中国教育改造》
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
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
我们深信教育应当把环境的阻力化为助力。
我们深信教法学法做法合一。
我们深信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
38.《地球正义宣言》
仅仅意识到需要“灵魂”是不够的
地球法理不只是一套理论,它还应当是一种鲜活的行动,一种生活的方式。
为了地球和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需要把地球中心主义的行动融于我们成其为人的过程之中。
39.《叶夫图申科的诗》
我不善于道别。
对于我爱过的人,
我虽然有过粗暴,
却总是避免无情。
我谅解无心的迷途人,
他们的过失很莽撞,
可他们的内心
毕竟闪着悔罪的光芒。
心与心的贴近,
自然远胜于无情。
我不善于道别。
我已学会了谅解。
40.《罗素论幸福》
只要你有着中等的幸运,就有获得幸福的可能
我的目的,是想提出一张治疗烦闷的方子,那烦闷是文明国家内大多数人感着痛苦的,而且因为并无显著的外因,所以更显得无可逃避,无可忍受。我相信,这种不快乐大部分是由于错误的世界观,错误的伦理学,错误的生活习惯。终于毁掉了对一般可能的“事物”的天然的兴致和胃口,殊不知一切的快乐,不问是人类的或野兽的,都得以这些事物为根基。
41.《陈志华文集》
陈志华和他的“乡土建筑”
陈志华从一开始就提出用“乡土建筑”概念取代“民居”。“乡土”一词当取自他的老师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他在研究中引入社会学视角。
历经风雨,侥幸保存下来的乡土建筑,在新的建设浪潮冲刷下,很快便会消失。于是我们打定主意,放弃手中眼看就会结出大桃子的工作,赶紧着手研究我们的乡土建筑,抢在它们完全消失之前,给我们的民族留下一份文化档案。
42.《思辨的张力》
现代中国人已经逐渐意识到,单靠老祖宗传下来的那一套自成体系的法宝,已经无法在当今世界上继续生存,必须正眼来看看西方人另一套完全不同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了。一个民族要想真正吸收另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的精华,不通过纯学术的途径,不诚心诚意地、认真地研究、尽量客观地介绍和理解别人的文化成果,是绝不可能做到的。
放下你的架子,与孩子成为朋友吧。
你要想让孩子真正地学好,首先要把乐趣还给孩子。
虚心地向孩子学习,倾听他们的声音,我们会变得更加聪明。
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他们的品德才能够发展。
为孩子选择那些最伟大的经典,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从而养成思考的习惯,训练出思维的办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