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要读民间故事?抓住这几点,就会有很大收获

时间:2024-09-30 08:46:21



几乎所有孩子都阅读“白蛇传”、“牛郎织女”、“梁祝”、“孟姜女哭长城”……这些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吧?这些儿童阅读中的经典故事不仅陪伴着现在的孩子,也曾哺育了千百年来无数的华夏儿女。因为这些故事,人们拥有了共同的家园。

今天,书果星球就来与大家共读这本收录了许多家喻户晓的或美丽、或忧伤、或智慧传说的——《中国民间故事》。

作家尤瓦尔·赫拉利曾在《人类简史》中曾这样说到:“就算是大批互不相识的人,只要同样相信某个故事,就能共同合作。”在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故事的力量无处不在,小到狩猎分队,大到国家联盟,人们因为相信共同的“故事”从而联合在一起。也是因为“故事”的流传,人们的联合也不断保留下来,从而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行为和思考模式,即“文化”的一种表现。


01

因为文脉存续,许多故事需要被保护,也因为时代需要,许多故事亟待被更新。比如《格林童话》的缘起就是因为国家被统治,文化遭到入侵。


在搜集整理的过程中,“格林兄弟”也并没有忘记赋予民间故事新的内涵,比如“小红帽”的结局就从原来的葬身狼腹,到后来的逃脱升天,惩恶除奸。


民间故事的结局,往往意味着创作者想要传递的精神倡议,而如果创作者并非明确的个人而是某一时期“模糊”的人民群众,那么这种精神倡议也就有了时代反映和社会规则的属性。



02

关于“民间故事”的保护,许多孩子表示“这些故事都已经记录在书中了,还需要什么样的保护呢?”,当然也有孩子表示“写在书中的故事,虽然不会遗失,但读起来总不如听别人讲得有趣。”


诚然,民间故事在文学体裁上属于“散文式口头文学”,这也就意味着它们首先并非逻辑严密的论证作品,所以在讲这本书的时候,面对许多孩子对于“合理性”的质疑,真的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孩子们提出的问题确实都是关于逻辑并符合逻辑的,忧的是孩子们的逻辑错付了对象。

今天的人们总在强调“理性”、“逻辑”等“算法味儿”很浓的词语,仿佛孩子的教育、成长都可以被量化成各种各样的“路径”,或许读书技巧需要许多的“路径”,但孩子的内化和成长一定是充满“意外”和“惊喜”的过程。


就像民间故事本身可能换个地方就有一个版本,其实重点是故事的背后“精神价值”。



03

关于传统节日,今天不论大人小孩更多关注的是“放几天假”,如果我们回忆曾经的节日体验,特别是春节,就会发现年俗和“年味儿”越来越少,而孩子们再去读这些相关故事的时候,是不太能感受到故事的魅力的。


可即便如此,这些故事依旧有他的意义,因为或许未来在形式上有更多世界各地的人加入到春节庆祝的行列中,可区分华夏儿女的与否的关键点不在于是否放炮、写春联、吃饺子,而是藏于心底的关于这些传统的起源故事和记忆,他们是民族情感的重要来源。




04

至于其他少数民族的故事,对于孩子们就更显得陌生了,如果不是《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那么可能孩子们永远不会了解到属于蒙古族,壮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故事,即便今天孩子们的旅行足迹早已遍布山河甚至跨出国门。


如何理解中国是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其实看看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就会发现:习俗或许有异,但追求却是共通。比如《马头琴》歌颂“守护”,《幸福鸟》歌颂“牺牲”,《刘三姐》追求“正义”,《阿凡提》追求“智慧”。



想从故事中读出价值,一些梳理方法必不可少。比较好用的就是“五步分析法”:

主角及身份;主角想做什么;主角被什么阻碍了;主角是怎么做的;主角的结局。


举个例子,“四大民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如何使用“五步分析法”?首先,主角是牛郎和织女,身份是凡人和仙女;然后主角想做什么——共同生活,相伴偕老;又是什么阻碍了主角——王母娘娘;那么主角是怎么做的——牛郎上天寻妻;最后的结局——夫妻二人受天河所隔,只得一年一会。


到这里,故事脉络梳理完毕,那么价值如何总结?


在《牛郎织女》中,牛郎和织女身份地位相同么?不相同,那便是有了“门户之别”。而两人想厮守一生,受到了王母娘娘基于什么原因的反对?还是“门户之见”。那么主角的行为是像“抗争”多一些还是像“妥协”多一些?像抗争,但是结果却并没有获得完全的胜利。


所以总结下来《牛郎织女》表达了古代广大劳动人民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艰苦抗争,也表达了对于忠贞不渝的歌颂。今天,人们过“七夕”即符合破除封建制度的现状,也代表着人们自古至今的美好向往。


如果细心的你,用这个思路去看待开头提到的其他“三大民间故事”,你会发现它们有着相似的主题,而这也就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共同愿景,更加显得我们国家的“反封建”之路是多么的重要且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