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 | 把心灵的童年永存在书里

时间:2024-12-18 09:01:12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


每当《送别》的旋律想起,你是否会想起林海音的经典著作《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在中国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书中讲述的故事便是英子随家人迁居到北京后发生的。



才女林海音


72岁的林海音 图源学习强国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中国台湾作家,出生于日本大阪,后随父母迁居北京,童年在北京度过。1948年回到中国台湾后开始文学创作之路。于1998年在中国台湾“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上荣获“终身成就奖”。


林海音一生作品丰富,包括散文集《两地》《做客美国》、短篇小说集《烛心》《城南旧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等18本书。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中国台湾报刊。


林海音在出版业亦成绩斐然。


她主编《联合报》副刊十年,堪称编辑的典范,提升了文艺副刊的水准和地位;她创办的纯文学出版社,发掘鼓励了大量年轻作家,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孩童眼中的纯真世界


电影《城南旧事》英子 图源豆瓣

故事中的英子聪明活泼,经常给家里带来欢乐;她善良、乐于助人,与“疯女人”秀贞做朋友,帮她找回女儿小桂子,并偷拿母亲的首饰给母女俩当盘缠;她心思细腻,设法保卫了父母的爱情;她坚强勇敢,爸爸去世后,她承担起责任,积极面对生活。


每一个读这本书的人都可以通过儿童纯净的双眼去看到大人看不到的事情的另一面。


因为儿童所受的社会习俗、传统观念影响不多,他们往往能脱离世俗,以清澈纯洁的眼光看清社会现实的真相,如同小英子能透过秀贞“疯”、厚嘴唇的年轻人被迫去“偷”等悲惨现实看到人心的善良与美好。



成长与离别


有人说儿时读《城南旧事》不觉得伤感,成年以后回看却不禁泪流满面,因为长大后的自己看到了英子身上关于成长的故事。


时光这艘巨轮永远不会停留,童年时光的故事都会尘封在相框或者日记本里,回忆显得越发珍贵,就像林海音说的那样: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是再也不会做了。可是,我是多么的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林海音自己实际的童年过去了,但她把心灵的童年永存在《城南旧事》这本书里。


每一个孩子都会长大

每一个大人都曾是小孩


成长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意味着要经历更多的离别。无论是故事中英子最初遇到的“疯女人”秀贞、妞儿,或者是为了成绩优异的弟弟不得已行窃的小偷,或是风姿绰约的兰姨娘、革命青年德先叔、淳朴慈祥的宋妈,亦或是儒雅的父亲……他们与英子,或是生离,或是死别,从此消失在英子的生命中。



爸爸的花儿落了


宫崎骏的《千与千寻》有这么一句话:“再漫长的故事,也有完结的时候,行驶得再慢的列车,也有一个又一个的站台;再亲密无间的旅伴,也有分开的时候。旅途上经历的事情,可能会被我们遗忘;旅途上学到的东西,我们却会将它记在心间。”


电影《城南旧事》英子和妞儿 图源豆瓣


在英子童年时光出现的人,永远地留在了英子的心里,在经历各种离别之后,英子也渐渐长大了。


“对的,我将来要写一本书,我要把天和海分清楚,我要把好人和坏人分清楚,我要把疯子和贼子分清楚,但是我现在却是什么也分不清。”


经历了“秀贞事件”之后,英子大病了一场,一家人搬到了新帘子胡同。此时的英子虽然也是“什么都分不清”,但她已经在思考着要把好人与坏人、疯子和贼子分清楚。


当她感知到爸爸对兰姨娘的态度不对时,英子能够感知到后果,并且采取行动去保卫父母的婚姻。


当她听到老高告知爸爸去世的噩耗时,英子看了看年幼的弟弟妹妹,镇定、冷静地扛起身上的责任: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我们终将长大,但记忆是永存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