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假期的时间,很认真的看完了迟子建老师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是一本适合静下来,慢慢品读的书,也是一本必须静下来慢慢读的书。
适合静下来慢慢品读是因为书中对大自然的描写太优美了,只有慢慢的读才能体会那种美,我在看的过程中,经常停下来闭上眼睛去想象书中描绘的大自然场景。原来文字还可以用得这么生动。我在想,假如我在读初高中的时候看到这本书,估计作文能提高几分。
必须静下来慢慢读是因为里面的人物太多了,类似《百年孤独》,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好在里面的人物的名字要比《百年孤独》容易区分多了。
《额尔古纳河右岸》描写了鄂温克民族几代人的原始游猎生活,展现了一篇人与大自然高度融合相处的美丽画卷,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鄂温克民族依赖于自然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生存着,却也受制于大自然的威胁,林克被雷击丧命、驯鹿大批死于黄雪引发的瘟疫、瓦加罗被熊夺走生命,他们生于自然也还于自然。这片山林和河岸边的新生和消亡自然的发生着,一切仿佛日升月落那么自然。
董宇辉说:我在读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次充满了对力量、对生命、对森林、对流水、对落叶、对日月、对清风、对苔藓、对起舞的萨满、对夜里的月光,由衷深沉、不知所以但一往情深的爱。
确实,书中没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故事,看这本书的过程,感觉不像在看书,像是在听家里的老人在慢慢讲述她所经历的往事,娓娓道来。故事里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怅然和沧桑,可能是因为太多无能为力的死亡和失去,甚至如诞生和救赎,也只是一种等价交换而已。又或者连故事的结局,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被终结也是那么无可奈何和无法逆转。
书中对死亡的描写很多了,但并没有对死亡做很多悲伤的渲染,死亡是自然的规律和法则。接近尾声的时候,作者说:我已经说了太多太多死亡的故事,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亡。人们的出生是大同小异的,死亡却是各有各的走法。
书中涉及的人物很多,一共写了4代人,每个人的出生与死亡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的发生,似乎每个人的命运出生的时候都已注定,掺杂着宿命的味道。书中对每个人的描写篇幅似乎都不多,但每个人物角色却又那么的鲜活,你甚至偶尔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丰腴美丽善良的妮浩,直到因为解救众生饥荒而掏空自己跳出最后一支神舞;不能放下自己执念的伊芙琳和拉吉米,相对来讲伊芙琳是幸运的,随着儿子好友丈夫的逝去,最终她还是找回了自己当初的善良得到了安息,而拉吉米还是紧紧地拉住西班不肯放手;还有从山林间走出的画家伊莲娜,从古老的大自然游猎里走出来,被现代文明的滚滚车轮碾碎了心灵,冥冥之中从小生活的河流给了她解脱;还有林克、达玛拉、尼都萨满的爱情纠葛。
我从伊芙琳的执念和伊莲娜在古老的大自然游猎和大城市的现代生活间痛苦摇摆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之后,接着看了迟子建老师为这本书写的跋(跋是文体的一种,写在书籍的后面)《从山峦到海洋》,在这篇跋里,可以找到迟子建老师创作《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背景和动机,从山上到山下,从怡然的原始游猎生活到被迫置身于滚烫的现代文明、承载着鄂温克民族、驯鹿乃至整个大自然的命运转折。
我想起了老家里那条曾经美丽安扬流淌,现已变得千疮百孔、满身伤口的小河!
只是作者说:只是世界上没有哪一道伤口是不能愈合的,虽然愈合后再阴雨的日子还会感觉到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