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
福贵原本是个富家少爷,可他不知道珍惜这富有的生活,嗜赌如命。终于输光了所有的家业,一贫如洗,穷困潦倒。父亲因他败光家业被活活气死,母亲则在贫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壮丁,经过几番波折终于才回到家,却发现母亲早已病逝,妻子家珍辛辛苦苦的抚养着一对儿女,却因为女儿发烧无钱救治,烧成了聋哑人,从此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的降临到福贵身上,先是儿子有庆为救县长夫人被抽血而死,再是女儿凤霞产后大出血也死了,妻子由于常年劳累过度得了软骨病去世,女婿二喜在工地又被石板砸死,外孙苦根也因为吃豆子被噎死了,最后只剩下福贵和一头与他同名的老黄牛相依为命。面对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相继离去,老人虽悲痛着,但依旧勇敢的活着,似乎比以往活得更加洒脱,更加坚强了。
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时间更残酷的了,它公正,公正到冷血。它从不为任何人停留,它总是在你猝不及防间拿走你生命中的许多东西。同千万年如斯不变却冲刷毁灭埋藏一切的时间相比,人真的很渺小。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其实无论是出生,还是死去,我们都是同样地毫无还手之力。
检验一个人的标准,就是看他把时间放在了哪儿。
我们总说时光无痕,其实时光是有痕迹的,它就留在我们的身上,我们的心里。你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努力过什么,消磨过什么,时光都历历在录。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也许我们都曾有意无意地思索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了不辜负父母,为了不辜负爱人,为了不被人瞧不起,为了被社会承认……
我们可以有千百种答案,但最终极的答案只有一种:为了不辜负自己,为了不辜负这仅有一次的生命。
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同死去相比,活着是更不容易的一件事。一个人在某一个特殊的时刻,也许应当怀有死去的勇气,比如为着心里某些更可贵的东西。可这并不代表生命不珍贵,比起死,我们更该有活着的勇气。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在我生命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很在意别人的感受。因为内心莫名而来的自卑,因为迫切的对安全感的渴求,因为害怕被孤立,我总是习惯了妥协,习惯了讨好别人,习惯了委屈自己。
后来我渐渐懂得,每个生命其实都是一个独立的星球,哪怕彼此挨得再近,也依然是两个个体。
你的悲伤也好,快乐也好,能真正体味到的只有自己。
也许成长的意义,就是一个渐渐走向孤独的过程,你会慢慢了解到,每天发生在我们身上99%的事情,对别人来说毫无意义。生命就是那样一辆呼啸而过的列车,而你是唯一掌舵的人,别的人偶尔搭乘上这列车,却终会在某一站离开,都是过客。
作家余华用他平实而浑厚的笔调,以一个人浓缩整个时代,带着我们洞穿时间、活着、死亡与生命的意义。
余华借由这部小说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是:活着不需要理由,人类承受苦难的极限,远远超乎自己的想象;人生无常,但即便如此,我们仍要好好活着;再苦难的人生,也有属于自己的亮色。我们阻止不了厄运的降临,但可以选择忍受苦难。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就像福贵最后唱的那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无论哪种活法,都是为了活着。
在时代的长河,主人公富贵把人生的每一次苦难都经历了。在人面临巨大苦难和充饥时,我们都不禁开始思考人为什么到底而活着?其实活着一词本身就已经充满了无限的力量。我们活着就必须接受生活赋予我们的责任,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我们肩上担任的责任就会越来越多,我们无法拒绝,必须接受。接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幸福、苦难、无聊和平庸。
生活给予我们每一个人只有一次机会,无论经历是幸福还是苦难我们都要好好的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而是去体会生命富裕我们真正的意义而活着。我们要好好活、努力活,活成自己想要活成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