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流派简介
⒈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1912年发端于德国,创始人德国心理学家维台默、考夫卡和苟勒。
格式塔是德文译音,意为形态、形象。后引申为“完形、结构、组织”,指任何一种被分离整体而定,即不单是指图形样式,重要是指组织整体。格式塔主义反对知觉由感觉元素组成,而认为知觉是一个整体,而且是整体知觉直接产生。
⒉ 心理场的概念:
格式塔派另一个特点是援引了现代数理科学概念来说明心理现象和心理机制,提出了“心理场”“物理场”“行为场”等概念。
认为心理也是一个应力应变系统。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引用了爱因斯坦对场的定义。场是“相互依存的现存事实的整体”,来说明心理场的概念。
个体在特定时间内所体验到的世界就是他的“心理生活空间”包括个体同他的心理环境,即他感知到的环境,行为永远是他心理空间的一个功能,反之,生活空间又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1.《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还有工作的时候。
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30年前,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本书系统阐述了心流理论,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阐述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对心理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心流》是理解积极心理学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理论素材;对大众读者来说,这更是一本提升幸福感和效率的行动指南。
2.《犯罪心理学》

本书提供了一个关于心理学取向的犯罪学理论的综合性研究:聚焦于对与生俱来的一些因素(如人类本性、遗传)的研究,会影响罪犯一生的因素的研究(如学习、发展),以及犯罪发生情境的因素的研究。本书更多强调不同分支路径间的联系,并提出由它们整合而成的、非竞争性的理论解释,这将提供一个与它们各行解释相比更为完整的画面。
3.《重口味心理学》

你的身边是否有些人看起来怪怪的?是不是总有一种事物让你没来由地害怕?你的大脑是否经常不受意识控制地涌入一些想法、影像或冲动?你身边是否有些人会突然性情大变,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你听说过有的男性有着“害羞的膀胱”吗?他们在公共卫生间小便时一定要等 到旁边没人,或者到一个单独的小隔间,否则便尿不出来。
《重口味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最后一块隐秘,幽默另类、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心理现象,如多重人格障碍、特定精神分裂、恋童癖、恋物癖、露阴癖、性欲倒错、特定对象恐惧症等,配有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并附作者独到的分析,教你如何一眼看穿身边人的所有秘密和怪癖。
4.《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决定命运的不是性格,是你独一无二的“时间人格”。
中国知名心理学家、时间心理学中国第一人黄希庭倾力推荐。
时间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执著于时间表和任务表,但是我们的时间总是不够用,不能最有效地利用时间。
心理学家津巴多借鉴30年的开创性研究,表明你个人对时间的认识决定了你看待事物和生活的角度,也决定了你的生活。一旦你了解时间的奥秘并知道属于自己的“时区”,你就可以管理你的生活,让它更精彩。
为什么相爱容易相处难?为什么反恐战争还没有打赢?为什么总有人会上网成瘾、毒品成瘾?为什么我们越怕胖就会越胖?看似平常的问题,答案一定出乎意料!
阅读本书你将看到:人生不可深陷的3大“时区”;如指纹般影响命运的6大“时间人格”;6种足以改变人生轨迹的“时间悖论”。
5.《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济行为》

在本书中,施瓦茨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观点:幸福意味着拥有自由和选择,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相反,选择越多,幸福越少!究其原因,施瓦茨认为,首先,当人们面对更多的选择时,反而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的选择总是受到锚定效应、框架效应、可获得性启发式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其次,即使人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也不一定会感到满足,因为适应效应、比较、机会成本等因素会降低我们的主观感受。
6.《强势谈判心理学》

商场之战风云变幻、职场竞争暗潮汹涌,谈判胜败往往在顷刻之间。强势谈判,是一种精英人士必备的高级语言模式。《强势谈判心理学》一书由心理学博士为你传授提升说服、沟通、倾听、行动能力的心理技巧。不再退让、不再妥协,强势谈判的核心是让你快速领悟谈判致胜的关键和奥秘。
《强势谈判心理学》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每一节都有谈判攻略与生动的故事案例,能够给你以直接清晰的指导。仔细阅读本书,会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强势谈判心理学》助你提升强者气场,让你成为谈判之王!
7.《你其实不懂消费心理学》

《你其实不懂消费心理学》由海波编著。为什么消费者会购买自己不真实需要的东西?怪异商品容易被消费者认同?吸引大众跟风购买的手段为什么屡试不爽?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回答,看似简单的消费行为背后其实是与人类社会发展、人们意识提升等因素密切相关的。作为今天必修的一门课程,消费心理学不仅让我们了解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的各种动机与偏好,也能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自身与他人的消费问题与误区,进而认真挖掘消费社会下人们的各种决策模式。 怪异的商品容易被消费者认同?吸引大众跟风购买的手段为什么屡试不爽?不!其实你不懂消费心理学!现在让《你其实不懂消费心理学》告诉你 什么是消费心理学!
8.《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内容简介:如果有更风趣幽默、更浅显易懂的“色彩心理学”读本就好了!相信很多读者都抱有这样的期望,《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正是为了实现读者这一愿望而创作的。书中的内容虽然以高深的理论为基础,但尽量避开了晦涩难懂的复杂部分。通过许多生动活泼、简单实用的例子,《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将色彩心理学的核心思想与思维方式直接明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书中的插图和漫画也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加轻松地阅读而精心绘制的。
欢迎大家进入色彩的魔力世界!
9.《迈尔斯直觉心理学》

神秘的直觉到底是什么?直觉从何而来?当我们在炒股、寻找配偶、招聘或者评估我们自己的能力时,应依靠直觉本能,还是理性分析?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隐藏着我们意识中最大的秘密。戴维·迈尔斯运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对直觉有关领域的研究及其应用第一次这么完整地进行综合,为人们揭开直觉神秘的面纱。
10.《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与你的生活》

本书涵盖了了解人类心智的所有基本问题,例如我们如何感知他人、事件及各种事物,我们如何记忆以及我们究竟记住了些什么,我们如何在头脑中组织信息,我们如何调集这些信息以及其他心理资源以形成重要的决策。
11.《怪诞行为心理学》

人这一辈子,大约要做20000000次选择。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买安卓手机还是苹果手机?股票抛还是不抛?独身还是结婚?和谁结?To be or not to be?我们有选择的自由,却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本书系统阐述了行为经济学的最新进展,并指出,未来的经济学,将全部都是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关系,如同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关系,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大有渊源的。
12.《进化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然而,这一西方新思潮并未引起国内足够的重视,除了零星介绍外,有关这方面的西方专著一直未曾引进。本书正是关于这方面研究独有的著作。本书选题具有前沿性,涉及多学科,资料少,难度大,对拓展我国心理学研究和理论视野,建构活生生的人化心理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3.《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本书介绍了心理学研究的本质、内容、科学方法和社会意义,它以深入浅出、充满睿智的论述去纠正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帮助读者了解心理学的真相。可以说它是一本引导“消费者”认识心理学“文化产品”的指南,故定名为《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本书对揭开人们对心理学之误解的面纱做了很大的贡献,让读者看清心理学的真面目。强力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想知道心理学是怎么样一回事以及心理学知识是如何累积起来的读者。它指出心理学虽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但是却拥有一个非常古老的传统,因此人们对它的误解也很深,以为对心理学研究所累积的知识,可以不用现代“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及评价。
本书则告诉我们,判定心理学知识的好坏,是和其他的科学一样,一定要用“科学”的标准。书中用了许多精彩的例子说明这些标准是什么,以及要如何用之来分辨真正的科学心理学知识与迷域大众的伪科学心理学常识。
14.《拖延心理学》

从学生到科学家,从秘书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销售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本书的两位作者基于他们倍受好评和极具开创性的拖延工作坊和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拖延作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
通过鉴别和检查那些我们将事情推掉的背后原因——对失败、成功、控制、疏远和依附的恐惧,加上我们的时间概念问题和大脑的神经学因素——为我们学会怎样理解拖延的冲动以及怎样以全新方式采取行动做了一件非常扎实的基础工作。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她们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本书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以及诸如注意力缺失紊乱症、执行功能障碍症等神经认知问题对拖延的影响。本书甚至还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边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建议。
15.《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变化世界中的视角(第6版)(套装上下册)》由圣约翰大学心理学教授Jeffrey S.Nevid和Spencer A.Rathus会同纽约大学的Beverly A.Greene联合编写,三位编写者都是长期从事变态心理学研究、教学和临床实践工作的临床心理学家,不仅学术造诣深厚,而且具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
《变态心理学:变化世界中的视角(第6版)(套装上下册)》整合了多元化的理论观点,在异常心理是多种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从心理、生物和社会三个层面对各种心理障碍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了介绍。全书资料新且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学科定位准确,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强,使《变态心理学:变化世界中的视角(第6版)(套装上下册)》内容适合心理系学生和研究者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医学生,特别是精神科医师的参考书籍,为他们提供所欠缺的关于异常心珲现象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开阔他们的眼界。
16.《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被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还是被许多国家大学的“普通心理学”课程选用的教材。这本教科书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