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3 08:00:17
近日,一则语文老师给同学讲解《与妻书》,学生掩面流泪的新闻,让不少网友大为触动。语文课本上的许多文章,其情感之浓,力量之撼,动人之深,有的人也许当年已有感受,有的人也许要多年后才能体味。“很多课文在小时候学,学到的是外壳,因为缺少人生阅历。长大后经历多了,再读,才真的读懂了文章的血肉。”曾有人在网上
2024-07-13 07:45:18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 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平凡人,都是平凡世界中的普通一员。工作是他们的饭碗,干好工作是他们的本分。要干好工作就需要勤奋、就需要吃苦、就需要忙碌。但是,接受过高中教育以及在社会上生活过的孙少平既做到了这三点,又得到了心灵上的升华。文中的他也给许多读者带来了一些思考与哲理,让读者收
2024-07-13 07:30:28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励志文章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老师领我们学习了《凡卡》这一课,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凡卡9岁做学徒穷苦的悲惨命运,读后
2024-07-13 07:15:19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中国石拱桥》属于前者,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征。《大自然的语言》属于后者,文章科学地说明了物候学知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2024-07-13 07:00:28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1初读汪老的书,像喝白开水,咂吧不出啥味儿,没有名言警句,没有华丽词藻,也不是什么奇闻异事,都是些凡人小事,甚至是家长里短。《艺术家》中有一处描写茶花的好看以及自己如何喜欢的。“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茶花,仿佛从我心里搬出来放在那儿的。”这一句让人感觉心里一亮,一下子爱上了汪老的散文。他
2024-07-12 18:45:23
许地山先生的《落花生》一文,语言朴素,讲的道理也很实在:“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当初学的时候懵懵懂懂,不知道什么叫体面,什么叫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师似乎也没有告诉我们更深的道理,只记住了一个花生收获的节日,父亲给我们谈了几句很深奥的话,其他已经没有印象。今天再读《落
2024-07-12 18:30:18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它记录了斯诺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这本书的内容意图主要围绕着长征、红军战士、领导人和群众百姓展开。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被书中所描绘的长征精神所感动。长征
2024-07-12 18:00:22
《为真学而教》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给予教育以不同的视角和完全不同的方向感,是一种价值观的塑造和个体能力的提升。关键词一:真学“真学”,即真正的学习。作者冯卫东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2024-07-12 17:45:18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书心得700字 篇1 近期,校长给我们青年教师推荐了一本书——《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是一本关于忠诚、责任、勤劳的书籍。读了这本书之后,从中学到了许多。 我在大学的时候,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
2024-07-12 17:30:15
最初接触《雷雨》是小时候陪着父母对影视作品的观看,那时候的印象已渐模糊,那种纷繁错杂的家庭社会关系没能够读懂。之后就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对于《雷雨》节选的定义,定义比较直白,对于每个人描述直接烘托于时代的大背景之下,那种感觉虽然深刻,却缺少了棱角分明,仿若每个人都成为旧社会急剧变革中生产的工业品,千丝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