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分享的书就是来自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小名:英子)写的《城南旧事》。
故事描述作者林海音从7岁到13岁期间的童年生活,背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四合院里普通人家的生活点滴。
英子从一名孩子稚嫩纯真的双眼去窥探大人们极其复杂多变的世界:命中注定的悲欢离合,喜怒哀愁,天地弄人。
《城南旧事》的故事写的都和离别有关,但今天就分享其中两篇的内容。
一、《惠安馆》
人们说胡同里那家惠安馆里头住着一个疯女人与他的父母,大人们都尽量避开那里,生怕遇到那个疯女人。但只有七岁的英子,不理解大人们的行为,她觉得那女人看上去和一般大姑娘没什么两样,她甚至故意上前与疯女人说话,才知道疯女人的名字叫秀贞。
六年前,秀贞是个长相清秀干净的姑娘,她与一名外地男子恋爱,未婚先孕,男子答应秀贞回家乡一趟,再回来迎娶秀贞。而他这一离开便是六年,留下了挺着身孕的秀贞,独自面对众人轻视,审判唾弃的目光。
当年秀贞产子后,她的父母为了迅速甩掉这个不光彩的包袱,趁着秀贞的身体很虚弱,他们立刻将这个孩子给遗弃了,而秀贞也从此疯癫,逢人就问有没有看见我的小桂子,直到六年后在英子的撮合下,秀贞才得以与心心念念的小桂子重逢。
秀贞与女儿的相认,本迎来一个圆满结局,但是早已失常的秀贞,却急忙拉着女儿在大雨中风风火火的往车站的方向奔去。
原来执着的秀贞还有一个心愿就是一家三口团圆,她要带着妞儿去寻找那个六年前已不知所踪的男人,但还未来得及上车,母女两人依旧逃不过命运的安排,最终惨死在火车轮下,而惊吓过度的英子也因此生了一场大病,后来随父母搬离了旧宅。
大人都喜欢以自己的方式,随随便便就为任何事物贴上标签:疯子,坏女人……但孩子头脑里尚未有这样非黑即白的观念,一切都处于灰色地带。
只有英子愿意接近秀贞,以一颗不带偏见的心去倾听秀贞,去亲自了解发生在秀贞身上的故事,这六年来只有英子这个小孩子,给了秀贞一个开口说话的机会,也是秀贞唯一的听众。
一些人会以他们习惯看见的那个角度以及狭隘的偏见,先入为主的随便就去抹黑别人的内心世界,三言两语揣测别人的行为动机,别人的故事,然后四处造谣批评,甚至不怀好意的嘲笑。
就小小的英子好几次都问自己:到底谁才是好人,谁又是坏人,谁才是疯子,谁又才算是正常呢?
二、《我们看海去》
这一篇写的是英子无意与一名小偷相识的过程,小偷为了读书优异的弟弟继续念书,不惜偷东西,养家糊口。
在一次机缘下,他与才七岁的英子跨越了年龄,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小偷甚至还英子约定好,等到送弟弟出国念书的那天,他便要英子两人一同去看海,顺道送别弟弟。
一直以来小偷知道自己干的事是不光彩的,他饱受良心谴责,于是某天他问英子:“小英子,你说我是好人坏人?”
年纪尚小的英子,无法一眼就分辨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当人们口中的好人看起来却没有那么好,大人们口中的坏人却没有他们说的那样。
在阴差阳错下英子不小心就把小偷的藏匿处给曝光,然后被便衣警察带走了。一堆吃瓜群众忙着对小偷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有的人谩骂、有的人嘲笑、有的人大叹人心难辨。小偷低着头,慢慢地随警察走了,这也是英子与小偷的最后一面。
来源电影截图
善恶之间恐怕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轻易地就能区分个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好人、坏人、正常人、疯子……
小偷对英子许下的承诺:我们看海去,其实也正是小偷内心对未来的希望。对弟弟学有所成的一个期盼,而这个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小偷目前生活的难处,这些也只有小偷与英子知道而已,吃瓜群众们根本没有兴趣再去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原因,人们都想急着对别人做出道德审判,断章取义。
这两天,网络上的孩童打架演变成其中一名父亲被抓的新闻,吵得纷纷扰扰,网络上的各种言论都有。
如果我们不是亲身经历者,不要随便去评判其中一方,更不要随便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
就像这本书所折射出来的道理:人世间更多的善恶其实都处于灰色地带,并非能简单地划分:非黑即白。
我们未曾遭遇,我们未曾体会,那请保持理智,不轻易评判任何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