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之歌——高尔基中短篇作品精选》(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收有高尔基各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16篇,其中既有揭露社会丑恶、表达底层人民不满的现实主义小说,如《切尔卡什》《游街》等,也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浪漫主义小说,如《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等。无论哪一类,高尔基都对人与社会的冲突这一主题做了全新处理。他以犀利的艺术目光投向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洞察着不公正的社会结构怎样无情地摧残人的美好天性。在19世纪的俄国作家中,几乎无人能像高尔基那样深刻地了解下层人民的痛苦和期待,表现他们的需求和愿望。高尔基以被压迫、被剥削阶级者代言人的身份登上文坛,给当时的俄国文学带来一股清新气息。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年),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生于木匠家庭,当过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流浪于俄国各地,经历丰富。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多描写沙皇制度下人民的痛苦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1899年起先后写出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杰耶夫》《三人》,剧本《小市民》《底层》《仇敌》,中篇小说《奥古洛夫镇》《马特维·克日米亚金的一生》等,刻画资产阶级、小市民和城市贫民的形象。
《鹰之歌》《海燕》等散文诗反映作者激荡的革命情绪。1901年起因参加革命工作几次被捕。1906年发表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被视为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1934年主持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还写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反映资产阶级家庭三代历史的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描写革命前40年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以及许多政论、特写、回忆、文学评论等。
高尔基的中短篇小说在主旨上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叶美良·皮里雅依》(1893)、《阿尔希普爷爷和缪恩卡》(1894)、《我的旅伴》(1894)、《切尔卡什》(1895)、《科诺瓦洛夫》(1897)、《莽撞人》(1897)、《奥尔洛夫夫妇》(1897)、《在草原上》(1897)、《因为烦闷无聊》(1898)、《二十六个和一个》(1899)等。
这些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是多方面的,内容极为丰富,概括起来,其基本主题是: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批判私有者及市侩的卑劣灵魂,表达底层人民不满黑暗现实的反抗情绪和赞美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主人公大都是失业工人、破产农民、小偷、妓女、乞丐和流浪汉等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这些人,是高尔基最熟悉的,也是19世纪末沙俄社会的特殊产物。当时,俄国在工业危机之后,又爆发了农业危机,失业工人和破产的农民流离失所,过着无衣无食的生活,处境十分悲惨。他们当中也有反抗和追求的,但大多是自发的、偶然的,甚至是无政府主义的。他们对奴役劳动的否定常常演化成对劳动本身的否定和对一切社会组织的仇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往往变质为心灵的自我折磨。高尔基给我们解释了这种悲剧性,详尽生动地描绘了这样一幅历史图景。
这个选集早在1996年北岳文艺出版社即发行过一版,译者(刘伦振、张敬铭、臧仲伦、鲁民等)大多都是1950年代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我国俄苏文学翻译界前辈曹靖华先生的门生。他们继承曹老的优良传统,几十年勤奋笔耕,译出了一部又一部俄苏文学作品,兼具丰富的翻译经验和高超的文笔。对于热爱俄苏文学的同学们,这几位翻译大家的其他译著也都值得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