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规律。
近几年来弟子规在人群中的影响高涨,有专门的巡回演讲,每次讲座大家都讨论自己的感受,忏悔与感恩。因此有人将其与圣经比较,如果只是对比它们的发行量与受欢迎程度还可以。可我认为它们并不能相提并论,因为它们本身性质不同。圣经是神化了东西,我也翻阅过里面的有些内容,他们相信上帝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是不会有错的,让人干什么就干什,而且认定世人都有罪,刚出生的婴儿也有罪,暂且不论其对错,单对《弟子规》来说就是不同的。
《弟子规》只是教人们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但是有人将其当成圣经来膜拜,于是学习《弟子规》就变成了只是忏悔。就是古圣先贤们,也没有谁敢说自己绝对不会犯错,更何况我们凡夫俗子。所以学习《弟子规》应该摆正我们的态度,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人们的认识总有一些出入。如《弟子规》中讲到的“揖深圆”,如今我们见面都是握手表示友好,遇见长辈可以鞠躬,早没有了作揖的习俗,这里就不能完完本本的照搬。当然这只是一种形式也不能说它落后,只是会使人感到别扭而尴尬。其实在这里重在“深圆”,告诉我们不论拱手、握手或鞠躬都要做到真诚而恭敬而不是敷衍了事。如果不了解其深意就可能要闹笑话。
刚开始读《弟子规》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内正其心,外正其容”“诚于心,形于外”,我觉得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态度。正所谓相由心生,外在的东西有可能存在太多的虚伪,人们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内心的影响,内心才是真实写照。古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明修身是首要的,要想做到就要有一定的心态才能开始。正其心而达到心诚,就要正其容形于外。这时候《弟子规》是我们可以借以学习的素材,一本小小的册子却涵盖了生活当中的一言一行。如‘入则孝’中“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让我们知道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这样我们就不会动私藏的心思。又“步从容,立端正”叫我们走路时步伐应当从容稳健,不慌不忙,不急不缓,站立时要端正有站相,要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可以弯腰驼背,垂头丧气。从这两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弟子规中的每一话其实都是很贴切生活的,都是很具体。它没有空话,大话,不是泛泛这也是我在诵读弟子规后的一丝体会。
自从读弟子规,我在日常生活当中就会有意无意的将自己或他人的言行与弟子规中所说的联系起来。有一次吃完饭回来的路上,在一个拐角处差点与人迎头相撞,经朋友一提醒就知道原来我没有“宽转弯,勿触棱”,如果学了这一条就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了。当我读到“骑下马,行下车”的时候又想起,我们生活当中有时会遇到一些问路的司机,有些人坐在驾驶座上居高临座的就直接说‘请问到哪哪哪怎么走’,也不管别人忙不忙。而有些人会亲自下车,先打个招呼再请教。这只是生活当中的一件很小的事情,有时候我们自己看似很平常,觉得没什么,但是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给人的感觉就有可能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所以从这以后,当我要向别人问路或请教问题的时候,我就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了。
我对弟子规最深刻的感觉就是他是可以身体力行的,是很有收益的,《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目的就是要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为将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在儿童时候学习弟子规是最合适的。中国传统文化“贵在力行”《弟子规》不是背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落实《弟子规》。《弟子规》贵在“学以致用”,我们不要照搬,要活学活用,唯我所用。现在经常在强调素质教育,德育教育,其重点就在于渗透,我觉得学习《弟子规》就很好。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和思想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逐渐地提高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
只要读过《弟子规》,就不难看出它的一个重要的特点---通俗易懂,简单易行。里面并没有那些精粹那样莫测高深,需要有很高的造诣来反复研究才能理解的哲理。正因为如此,在那么多博大精深的国学精粹中《弟子规》能引人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