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所谓历史性,表明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成就和变革的极不平凡性、极不寻常性和极为难得性,表现在成就和变革具有历史性内容、历史性特征和历史性意义。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成就和变革的历史性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涵盖了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整个社会运动系统,从而实现了社会整体的历史性发展和历史性飞跃。
(一)生产力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由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生产力是整个社会运动中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①,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
生产力包括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和渗透于基本要素之中的科学技术。其中,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是生产力结构中能动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劳动对象的扩大和合理利用程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日益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在劳动者方面,2013-2016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53.7%上升到57.4%,城镇新增就业保持在每年1300万人以上。②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质量比数量在生产力增长中起着更为活跃的作用,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劳动者的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以及科学技术方面,2013-2016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规模以上增加值比重由9.9%提高到12.4%,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积下降17.9%。③创新性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④党的十八大以来,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升,是生产力诸要素的总体发展、综合发展,特别是一些关键性因素突破性、爆发性的发展,体现了生产力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
(二)生产关系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产关系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表现在巩固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并为其向下一个阶段发展准备了条件。
1.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
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201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基本原则的第一条就明确指出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积极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⑤。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在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2.土地确权流转政策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在农村和农业生产关系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行了土地确权流转政策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发生分离,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变化的新趋势,对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⑥。农民承包土地的“三权分置”和土地经营权的确权登记,促进了农村土地经营权(使用权)的流转,激发了农民搞好土地经营的热情,完善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在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12月发布《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坚持农民集体所有不动摇,不能把集体经济改弱了、改小了、改垮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坚持农民权利不受损,不能把农民的财产权利改虚了、改少了、改没了,防止内部少数人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立足于保护农村集体资产,着眼于增加农民收入,致力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巩固和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重要举措。
3.注重解决收入分配差距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基尼系数由2010年的0.481降低到2016年的0.465,中等收入群体逐步扩大。农村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16567万人减少到2016年的433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7.2%下降到4.5%。社会保障实现全面覆盖,基本养老金等标准逐步提高”⑧。
(三)政治上层建筑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上层建筑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顺应了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又以自身的建设成就促进了经济基础的发展。严厉惩治贿选,加强了人民代表大会建设;实行“放管服”改革,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加强了人民政府建设;加强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有效推进协商民主,人民政协建设得到发展;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设立知识产权法院,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逐步推开司法权运行机制改革,司法机关建设取得突破;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为在全国范围建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一度遭到严重破坏的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组织架构和理论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遂行各类任务能力提升、武器装备加快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政治法律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和发展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各项具体制度建设成绩显著。五年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20件,通过修改法律的决定39件、涉及修改法律100件,废止法律1件,作出法律解释9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34件。2013年以来,国务院共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43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43部,根据‘放管服’改革要求,先后‘一揽子’修订行政法规125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出台133项司法实践中急需的司法解释;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4000余件”⑨。五年来,科学民主立法的加强、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修改法律使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和关于香港基本法的释法活动,体现了政治法律制度建设的历史性突破。
同时,党内法规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提供了党内“立法法”;中央共出台或修订近80部党内法规,超过现有党内法规的40%;分两个阶段集中清理了新中国成立至2012年6月期间的党中央制定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 178件,被废止和宣布失效的占到58.7%⑩。大规模党内法规建设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制度遵循,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成就和变革。
(四)意识形态领域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明显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鲜明,意识形态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根据新的实践推进党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空前繁荣: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出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倡导和充分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出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提出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制权;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思想;等等。上述思想全面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境内外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各种错误思潮和趋势呈泛滥之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领导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伟大斗争。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并从基本要求、基本遵循、工作导向、对外宣传、人才队伍等方面阐述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举措。(11)党中央先后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全国党校工作会议、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针对不同领域全面部署了宣传舆论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坚决遏制了各种错误思潮的蔓延,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成就和变革的历史性特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12)成就和变革是有机统一的,成就包括变革,变革是成就的重要内容,成就和变革都具有全方位、开创性、深层次、根本性,共同体现出了历史性特征。
(一)成就和变革的全方位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奋斗,取得了全方位的成就和变革。
1.全方位的奋斗
五年来,我们在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全方位成就和变革。全方位成就和变革具有多角度反映,仅就全面深化改革来说,“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达38次,审议通过360多个重大改革方案,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共出台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13)。成就和变革的全方位特征由此可见一斑。
2.全方位的成就
全方位的成就和变革,带来全方位的历史性变化: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得以厚植,党内政治生态得到改善,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破解历史周期率的探索取得重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形象得到塑造并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社会主义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得到贯彻,民生建设成就巨大,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在人民群众中充盈,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民军队“由内而外实现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14),人民军队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方针得到贯彻落实,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华侨华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增强,爱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二)成就和变革的开创性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情况,“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15),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和变革。
1.形成了开创性思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形成了许多开创性思路。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顺应人民群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热切期望;提出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增强金融体系防控风险的能力;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上下功夫;提出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维护了改革发展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良好节奏;提出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指出要维护好公正这条法治的生命线;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了增强社会凝聚力的“最大公约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促进;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逐步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强调正确理解“一国”与“两制”关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使“一国两制”方针得到更加全面准确贯彻;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提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育厚植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等等。
2.实施了开创性举措
开创性成就和变革要靠开创性举措来实现,开创性思路要靠开创性举措来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出一系列战略举措,如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带一路”倡议;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价格机制改革、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行产权保护制度、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广自贸区试点经验、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进行司法体制改革等;稳步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如打赢扶贫攻坚战、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设立雄安新区等。(16)
3.培育了开创性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形成开创性思路、实施开创性举措的历史进程中培育了宝贵的开创性精神。“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政治定力,破解发展难题,在经济发展、科技创造、民主进步、法治彰显、环境治理、安全维护等方面,不断在体制、机制、技术上推陈出新,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中国道路。开创性精神是一种斗争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旗帜鲜明提出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进行的自我革命、破除藩篱斗争,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突破遏制、补齐短板斗争,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进行的坚定信念、创新创造斗争。(18)刹住歪风邪气、消除顽瘴痼疾、攻克发展难关、促进矛盾运动都需要进行伟大斗争,只有进行伟大斗争才能取得开创性成就和变革。
(三)成就和变革的深层次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成就和变革具有深层次特征,即这些成就和变革既是具体的更是抽象的,其影响既是当前的更是长远的,集中表现在增强了“四个自信”上面。
1.破解难题办成大事增强道路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成就和变革的深层次特征,首先表现在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发展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会产生新问题,而新问题仍然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这是发展的辩证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产权、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打破利益固化藩篱、解决司法案件中存在的不公正问题、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消极腐败问题等方面,我们破解难题办成了大事(19),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增强了道路自信。
2.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增强理论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的丰富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典范。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先后集体学习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论,习近平在主持集体学习时强调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论的重大意义,从多方面系统分析了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的深层次性,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在系统、全面、深入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已入佳境,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3.制度成熟化定型化取得重要进展增强制度自信
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要求,也是制度自信的重要表现。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完成这个目标。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和完善了具体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化定型化取得重要进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更加有力,可谓是深层次的成就和变革。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增强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逐渐形成关于文化自信的思想。习近平在十八届一中全会和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两次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并列阐述。正是有了这些理论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来源、内容、定位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作出系统阐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于文化自信的思想。习近平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0),阐明了文化自信的深层含义。
(四)成就和变革的根本性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成就和变革,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正是时代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导致主要任务变化,各项举措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1.成就和变革推动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成就和变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总量的扩张、经济质量的提升、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进入新时代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社会主义民主形式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程度的提高、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进入新时代提供了政治条件;一个时期以来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的情况得到改变,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全党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固树立,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显著增强,为进入新时代提供了组织条件;民生建设成效显著,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社会充满生机活力,为进入新时代提供了社会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入推进,理论创新取得重大成果,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为进入新时代提供了思想条件。
2.成就和变革推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社会需求方面来看,正是因为成就和变革满足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在人民美好生活方面已经奠定了一定基础,才有可能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日益增长的要求。从社会供给方面来看,正是因为成就和变革改变了社会生产普遍落后的状况,才凸显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产能、总量、科技、脱贫、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改善和提高,继续称之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与实际状况不相符合;同时,当代的发展在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之间又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主要任务的变化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成就和变革的历史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成就和变革,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了前所未有的世界历史性意义。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了理想制高点上
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了理想制高点上,这个理想,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所谓“公”,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平正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平正义不应是抽象的说辞,而是历史性、主体性的价值判断。恩格斯引用摩尔根的论述,揭示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特征:“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形式上的复活”(21)。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公平正义,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不断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切工作都以人民为中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仅是一个古老民族的复兴,更是人民力量的复兴、公平正义社会的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2)。“站起来”“富起来”特别是“强起来”,意味着中华民族将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在世界上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引领地位,意味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和公平正义观在世界范围扩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不但稳定延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良性发展的时代,而且真正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和进步力量即使遭遇挫折仍不可遏止地蓬勃发展的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3),事实上这也同时意味着,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更高水平的人民正义力量在世界“复活”的目标。
(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站在了规律制高点上
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使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也具有了新的历史方位,站在了规律制高点上。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和其他理想社会设想的区别在于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之上。但是,由于以往社会主义尚未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对于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往往受到复杂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现实中首先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的国家往往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这种情况会影响对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4)。所以,当时代活动的实践尚未进到一定程度之时,就没有提供充分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另一方面是受时代大环境的影响。在迄今为止的时代中,社会主义国家都是诞生在资本主义占据优势的国际环境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往往不能按照规律的一般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建设和发展。
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具备了展现其科学性的充分条件。同时,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使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有了对于各层次各领域的规律深化认识的能力。这个规律体系的主要内容,目前包括四个“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执政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发展的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25)历史的辩证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会不断产生新问题,从而提出总结和深化对于规律的认识并以其指导实践的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不断认识规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可能以自主、科学、规律的节奏来建设社会主义,推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充分、协调的发展。
(三)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站在了道义制高点上
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出了一条现代化新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6),从而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获得解放的。”(27)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为了搞霸权主义,而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促进各民族都能够获得解放和发展,而不是将自身的现代化建立在对发展中国家各种控制和剥削的基础之上。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历史性诉求。中国共产党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规划了现代化蓝图,党的十三大又提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安排了相关的战略步骤。党的十九大又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调整了实现现代化的阶段安排。从历史任务来看,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三大历史任务。只有在现代化之路上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才能为完成祖国统一奠定坚实根基,才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赋予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世界意义,是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宝贵贡献。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是勇于和善于从世界和人类的视角考虑问题的。正如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指出的,“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人,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28)。当然,从那时起用五六十年的时间超过美国的设想是否可行、超过美国和实现现代化的准确关系是什么,这是另外的问题。只就责任和使命来说,这段话有两层含义:“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意味着为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是我们的民族使命;“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意味着为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