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典藉里的中国》,主持人撒贝宁以现代读书人的身份穿越回古代,通过时空对话历代先贤典藏,以“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在历史长河中的源起、流转的故事,揭开了中华文化的神秘面纱,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说到古代经典,大多数时候人们不是不爱读,只是古代典籍大多年代久远,又有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烙印,一般的人读起来生涩难懂,也就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了。电视节目的直观通俗,能够利用强大的视觉效果给人留下心灵的震撼,但真正读于心,化于形,还得是回到文字中融进去。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就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国学通识读本,跟着他的文字可以大致了解和参透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精髓。
对于朱自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们从小都是读他的文章长大的。朱自清原名自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他21岁开始发表诗歌并出版诗集,27岁就执教清华大学,最著名的《春》《背影》《匆匆》《荷塘月色》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现在人们说到春雨还常常脱口而出“像牛毛,像花针”。但在读到《经典常谈》的时候,我又完全颠覆了之前对朱自清的看法。原来一个如此感情细腻,情感丰富的散文大家,对于古典常识的研究也是可以深入浅出信手拈来的呢。
在《经典常谈》中,朱自清从上下五千年浩瀚的经典典籍中整理编撰,充分考虑到学生读书循序渐进的难易需求,分别选取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篇目,用十三讲国学常识课,让普通人也能从易到难搭着阶梯读懂中国古代文化典籍里的精髓。
识字是教育的第一要事,《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也是一切古典的工具。
在《说文解字》中,作者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开始,充分肯定造字的传奇和传大意义。随后循着文字的发展历史,着重介绍了“甲骨文”和“金文”以及象形文字。甲是龟的腹甲,骨是牛胛骨,在商代的时候,人们会想办法在甲和骨上钻灼,以卜吉凶。卜完了就会在上面刻字记录,故称“甲骨文”,又称卜辞。甲骨文上的商代的文字,也是最古老的文字了。
说到中国的历史,最早有记录的是从《尚书》开始。《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记言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记言,就是记事,照着说的话写下来如实地记录。这里面大部分是对大众发号施令的话,也有小部分君臣相告的话。
秦始皇焚烧诗书及史记时,很多典籍被毁。有一个秦博士“伏生”冒着危险把《尚书》藏在墙壁里。后来兵荒马乱的年代,他四处流浪,直到汉定天下才回到家中。可惜所藏之《尚书》多有毁损,仅余29篇。伏生就守着这些残书,在齐鲁之间私相教授。后来汉文帝得知,派晁错师从伏生,《尚书》才得以流传后世,”伏生护书“也自此而来。
说到中国的古典文化,一定少不了璀璨的明珠《诗经》。诗的源头本是歌谣,歌谣又分随口唱的徒歌和随乐器唱的乐歌,这有点像现在的清唱和伴奏唱。作者借诗经的流传和发展历史指出,最早的”诗以言志“是与政治和教化关联的,儒家推崇《诗经》也是孔子采取了”断章取义“的方法对其加以了注释,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及至后来借用得多了,诗本来的意义就越来越模糊了。今人读诗,大多更关注其”风、雅、颂、赋、比、兴“的六义了。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还提到,阅读经典的好处并不是在于实用,而在于其文化的熏陶。了解本国传统的文化,欣赏中国文学名著的能力。也希望越来越多的读书人,能够从《经典常谈》开始亲近经典,启发对阅读经典的兴趣,继续学习经典、弘扬经典,传承经典,超越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