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的诗大学读后感(单纯的诗人,来往于童话与现实之间)

时间:2024-07-22 13:01:25

一提到顾城,内心总是五味杂陈的。在纷纭的传闻中,他的袭妻、自缢成为了备受讨论的话题,不同的观点来自于每个人对待事件不同的甄别和判断。他的性格和现实情况是这场事件的诱因,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预兆。从文学评论的角度出发,我们不应该过多地纠结于这场震撼人心的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应该去探寻顾城的诗歌作品本身的价值。当然,这场事件可以作为评论部分诗歌作品的参考。

除了这场事件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沉痛之外,顾城的诗歌作品更值得细细去关注和体味。从这些作品中会得到意外和惊喜,也会更了解诗人。我接触的第一本现代诗集就是《顾城的诗》,它陪伴了我的童年时光,给予了我对自然的很多美好幻想,直到现在翻阅起来仍旧回味无穷。

读着这些诗句,会跟着这位单纯的诗人,穿梭在童话与现实之间。那些清新、响亮、迷离、直接的诗句构建了诗人的童话王国,远离了社会的喧嚣;那些“黑色”语境又带来了诗人对时代、生活和命运的触碰,让人久久思索。

一、诗人以一个单纯孩子的视角,追寻自然,用孩子般的诗思和语体构建了清新而美好的童话王国

顾城一直都专注于自然界中纤弱而明媚的事物,再辅以丰富奇崛的想象,创造着一个令人神往的艺术空间。他从童年时开始,就追寻着美好的自然,凭借着纯粹的心灵和想象,表达着对自然万物的好奇和纯真的热爱。成年之后,即使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存在差异,却仍旧保持着孩子一般的心灵,继续痴迷着自己的追寻。然而出国后的顾城,在诗歌创作方面成色欠佳,作品中的梦呓和晦涩多于童话气息。

1.童年时期,在追寻自然中,初显诗歌创作天赋

顾城逃避喧嚣的社会,可能起因于文革时期看到的一场围殴事件。他看到有个人在自己家对面的墙壁上贴标语,仅仅是因为贴反了,就被很多人围攻、殴打,凄惨的场景吓得顾城脸色苍白,全身发抖,幼小的他就不敢再看了,关上窗户蜷缩在墙角。

直到1968年发现了父亲顾工旧报纸里的《昆虫记》,就像发现了新世界一样,开始渐渐迷恋上自然的美好(顾城在后来的演讲中多次提到这本书里的话)。这与我的经历如出一辙,小时候在山城小镇发现了《顾城的诗》,像发现了新事物一样,竟然拿出攒了一个多月的零花钱买了下来,之后当成宝贝一样在同学面前炫耀,睡觉都要放在床头。至此以后,也开始喜欢上了现代诗,慢慢接触了更多的诗歌作品,也开始学着写诗。

然而,我并没有顾城那样的天赋。1968年9月,12岁的顾城就写下了自己的处女作——《星月的来由》和《烟囱》,这两首作品被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顾城的诗》篇首。诚然,没有读完小学的顾城,能够在12岁写出诗歌作品,这与诗人顾工的教导和他对文学的热爱分不开,但是小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天赋是最主要的。夜空的星月在树枝的“撕裂”行动中出现——“树枝想去撕裂天空/却之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它透出天外的光亮/人们把它们叫做月亮和星星”(《星月的由来》)。耸立的烟囱变成了“吸着烟卷”的巨人——“烟囱犹如平地耸立起来的巨人/望着布满灯火的大地/不断吸着烟卷/思索着一件谁也不知道的事情”(《烟囱》)。

虽然1969年全家被下放到了山东火道村,生活中是灰暗的茅草房、斑驳的土墙和无边无际的滩涂,没有了想象中山村自然里美好的昆虫世界,整日做着放猪、拾柴的工作,也没有磨灭他对文学的喜爱。1971年夏天在沙地上写下的《生命幻想曲》就证明了他的天赋和热爱,这是顾城少年时期最满意的作品,甚至被批评家吴晓东誉为“20世纪70年代初贫瘠的诗坛上难得的一朵幻想之花”

诗歌中写到:“我把我的幻影和梦/放在狭长的贝壳里”;“让阳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太阳烘着大地/像烤一块面包” ……存放幻影和梦的贝壳、像瀑布一样的阳光和面包一样的大地……即使生活环境与想象中有着很大差别,诗人依旧仔细观察着自然的事物,热爱着他们,以单纯而美好的思维,发散出丰富的幻想。

童年时期的顾城,是一个单纯的孩子,也是一个单纯的小诗人,他细心地观察着眼睛里看到的所有事物,热爱着它们。同时在诗歌作品中,初显自己的优异天赋。

2.成年后,更加执着地构建着清新而美好的童话王国

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生活,顾城不得不融入社会,应对文学之外的琐事。起初的他既坚持着对自然的热爱,也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乐观。在顾工所写的《顾城和诗》中说:“他去街道服务所里工作,什么苦活、脏活、累得死去活来的活,他都争着抢着一马当先地去干……他为自己能成为一枚螺丝钉而自豪、而得意。”1978年到1983年这期间,他写出了《早晨的花》、《风的梦》、《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等优秀作品,像个单纯的孩子,热爱着自然和生活。

午后的影子又大又轻

早晨的花很薄

早晨的花在坡地上睡去

早晨的花很薄

被海水涂过的窗贝

也是这样,很薄

早晨的花很薄

陆地像木盆一样摇着

木盆在海上,木盆是海上的

早晨的花是海上的

——《早晨的花》第三节

《早晨的花》写于1983年4月,共四节,诗句中拟人、排比和反复的写作手法随处可见。这首诗与于坚的《尚义街六号》、北岛的《结束或开始》、韩东的《美好的日子》等,引领了当时的潮流。

诗歌中的花和风是拟人的,花在“睡去”、“鸣叫”、“歌唱”,风在“走进篱笆”、“穿越篱笆”。它们由静态变成了动态,仿佛具有了生命,增强了诗意。读起来,会觉得风和花是诗人的化身,也像是自己的化身。同时,简单的排比加上循环的反复也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每一节都像一首催眠曲一样在脑海中回旋,场景的转换既熟悉又陌生。风与花的童话世界,既真实又梦幻,既单纯又美好,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比如第一节中“所有的花都在睡去/风一点点走近篱笆/所有的花都渐渐在草坡上/睡去,风一点点走近篱笆/所有的花都含着蜜水/所有细碎的叶子/都含着蜜水”。

《早晨的花》有着独特的语言之美和气质之雅,而与之同样的诗歌作品也有很多,比如《风的梦》、《小花的信念》、《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种子的梦想》等。这些诗歌作品,表现出了诗人的单纯,对万物的敏锐和热爱,构建了清新而美好的童话世界。同时,从这些诗歌作品中可以看出,诗人写诗依靠的不是社会经验,而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风的梦》整首诗围绕“风”展开想象:白瓷瓶里被困住的风呜呜哭着,他相信没有人听见之后,“他睡觉了/弯弯曲曲地睡着”;睡着之后,又在不停做梦,“梦见自己的愿望/像星星一样,在燧石中闪烁”,“后来,他又梦见/一个村庄/像大木船一样任性地摇动”,“最后,他梦见/他不断地醒了”;直到春天来了,“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换上淡黄色的长裙”,才真正醒来,并且“他在长大/按照自己的愿望年轻地生长着”。诗中的“风”就是诗人自己的写照,他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存在着差异,于是在梦中寻找自己向往的童话世界,在梦中长大,跟随着自己的愿望年轻地生长着。

诗人长大后,仍然保持着孩子般的心灵看待万物,以孩子般的诗思和语体进行写作。这从上面的诗歌作品都可以看出来,而给人最直观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的自述。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面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节选

这首诗很清晰地展现了诗人“追求自我,追求一个纯净、和谐、不受打扰,能够做梦的地方”。置身于诗歌中,就会置身于任性的诗人构建的想象王国之中。可以看到诗人虽然在孩童时期理想破灭,但是仍旧执着地追求着内心的幻想。希望用蜡笔画出“笨拙的自由”、“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没有痛苦的爱情”、“遥远的风景”……甚至可以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诗人怀揣着很多很多美好的幻想,但是开始意识到自己“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这样的现实写出了诗人孤独地幻想,无法被世界认可。以至于诗人在心烦意乱中撕掉画纸,只不过即使画纸碎裂了,自己的幻想仍旧不会终止。因为诗人在最后一节写到“我是一个孩子/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这意味着诗人内心的坚持。

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任性,恰恰是这种任性,坚定着自己对美好世界的执着追求。他无法去让现实世界变成自己幻想的样子,于是就构建着自己的童话世界。虽然这是一种逃避,但无不体现着诗人内心的单纯。诗人用自己真诚的诗思,在自由随性、富于变化的意象、温暖明朗的优美语体中,构建了清新而美好的童话王国。

3.出国后,作品虽具有着“童话”气息,但遍布梦呓和晦涩

诗人更擅长于花草和自然主题的写作,80年代中期出国后,他的诗歌创作也主要回到了这一方向上来。然而随着生活环境和心态的改变,即使诗歌中仍旧具有着“童话”气息,但是已然无法和之前的清新和美好相匹配,诗歌中遍布着梦呓,与现实有着一定程度的脱离。这些作品结构破碎,很难看清诗人的思路,仿佛是读着梦中诉说的话语。

比如《虎坊桥》中写到:“老虎在这过道里走来走去/你看事不太好/窗子下的猫脸朝上/看向日葵/你一下拿出了那个钉钩/掉了的秤盘在麦穗上/麦穗掉了的麦秆站着/伊莲娜是瑞典画家……”这首诗是组诗《城》中的一首,《城》共有52首短诗,有45首都是以北京地名命名。与之类似的还有《鬼进城》,组诗《城》中的《琉璃厂》、《白塔寺》等。诗人在这些作品中寄寓了自己的想法,然而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它们是具有着诗歌形式,但是诗歌思想性较为晦涩难懂。

当然这些作品对于研究顾城的创作情况是有着一定价值的,这些作品产生的原因也值得讨论。比如胡少卿就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层累式北京的文学重建:顾城组诗《城》《鬼进城》索解”。容提要中这样写到:“论文追溯了顾城的心理结构与北京城的同构关系,肯定了幽灵的角色设置对于挖掘背景层累式文化记忆的功用,揭示了顾城与大院文化的渊源,并结合时代更迭之处,这两组诗具有纪念意义,扮演了幽灵代言人的角色。”

二、单纯的诗人不止执着于美好的童话世界,还触及着时代、生活和命运

诗人一直以来都是单纯的,无论现实有着怎样的转变,他都在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来打量这个世界,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演变,他慢慢具备了成人的身躯和沉重的心。在理想与现实碰撞的过程中,他没有隔绝现实,而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触碰。此时,他也在对自己的创作内容进行了尝试性的转变,这种触碰中的尝试触及着时代、生活和命运。

1.对时代的触及

1976年4月5号,顾城参加了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总理的大集会。诗人面对看到如此壮观的场面,激动万分,于是坚定了自己要坚持写作,这是他毕生的使命。在那一个月,他写下了不同于以往的短诗《巨星》。“它燃尽了最后一簇,像礼花飘散太空/但光明并没有消逝,黑暗并没有得逞/一千条燃烧的银河都继承了它的生命”。诗人充满着豪情,对成为那燃烧的巨星信心十足。

1978年底,他在重庆看到大片的红卫兵墓地后,体会到了现实的残酷和无情,这种感触触动了诗人,于是在两年后写下了组诗《永别了,墓地》。诗的最后一节写到:“我离开了墓地/只留下,夜和/失明的野藤/还在那里摸索着/碑上的字迹/摸索着你们的/你们的一生/远了,更远了,墓地/愿你们安息/愿那模糊的小路/也会被一个浅绿的春天/悄悄擦去”。诗歌中对“文革”和红卫兵运动进行了反思,同时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祝愿。

当代诗歌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句诗,也在这一时期诞生。1979年4月,诗人在一个寂静的黑夜将《一代人》写到了墙壁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这首简练短小的诗歌,散发出了强大的力量。三个常见的意象“黑夜、眼睛和光明”,在诗人高度凝练和提纯的构思下,用隐喻中写出了一代人的觉醒。诗歌虽只有两行,但是抒发了一代人的心声,将历经“黑夜”后对“光明”的顽强的渴望和执着的追求这一理想和壮志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在后来顾城的诗集中,也会出现在封面上,具有着很强的代表性。

2.对生活和命运的触及

诗人在很多作品中都触及了生活和命运,以80年代的部分作品最为典型,也最为震撼人心。有对现实的思考,这些思考中也流露着一些消极情绪,以及内心的挣扎和沉痛。

《简历》中写到:“我是一个悲哀的孩子/始终没有长大……它们将覆盖我的一切/覆盖那无法寻找的/坟墓。我知道/那时,所有的草和小花/都会围拢/在灯光黯淡的一瞬/轻轻地亲吻我的悲哀”。整首诗的情感有些低沉,但又有着希望。诗人以自述的方式开始,以清新、直接的语言表达着我的“悲哀”,书写着自己的心声。

与《简历》的清新、直接相对的,有晦涩、迷离的《弧线》。这首诗在80年代的“朦胧”诗争论中,受到了一部分人的批判。有人认为这不是诗,虽然有着对形象的描写,但是没有思想内容。如果将这4节8行诗,分别对应人生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就具备了诗歌的思想内涵。幼年是“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由于心智不成熟,容易被外界事物改变;青年是“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诗句中明确地指出了少年时期;中青年是“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由于理想而行动,即延伸触丝,这是这一时期的特征;老年是“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脊背”,老年时的内心是保守的,缺乏前进的勇气。当然,一首晦涩的诗歌在不同的读者眼中会有不同的体现。《弧线》无法更清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与诗人在内容的省略是相关的,但是这也带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对生活和命运触及的作品中,更具有价值的是《墓床》、《悟》和《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悟》具有一定的哲学思想,共2节6行。第一节“树胶般/缓缓流下的泪/粘合了心的碎片”,以眼泪这一形象为中心,述说它像树胶一样可以粘合破碎的心;第二节“使我们相恋的/是共同的痛苦/而不是狂欢”,直接而清晰地说出了相恋的原因是共同的痛苦。因为“粘合”,才有“相恋”,相恋是由于共同经历了痛苦(泪水和心的碎片)。《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中诗人思考着人生的生存挣扎和死亡命定,揭示了人性的悲哀,透露出无法抗争死亡的痛苦。

《墓床》与《悟》,都具备着一定的文学价值,语言精练,又存在着巨大的张力。

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

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

下边有海,远看像池水

一点点跟我的是下午的阳光

人时已尽,人世很长

我在中间应当休息

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

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诗人仿佛洞察了最终的命运,平静地对待“永逝”(并不悲伤)。在第一节中也说到了自己选择追寻自然的理想,这无疑说明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第二节中写到生命已经结束了,生活还在继续,但是自己却在人时和人世中间休息,不存在与任何一方,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沉痛油然而生。最后两行以哲理性的语言说出了人们对待事物的不同看法,暗示着自己逝去(“低”)了的生命,永存(“长”)了的理想。

《墓床》就像是诗人对自己生命结局的预示,诗人在写下这首诗时,或许已经预想到自己自杀离去。除了《墓床》以外,诗人还在离开人世之前写了一些带有死亡意象的诗歌,也预示着最终的结局。比如《我把刀给你们》最后一节写到“凶手/爱/把鲜艳的死亡带来”,预示出了因为爱,带来了死亡。被岁月收割的死亡是生命规律,而被迫的死亡却是残酷的。童话诗人顾城的生命结局,让人震撼,也让人心痛。每每想起,内心总免不了许久的沉重。

结语

从顾城不同时期的诗歌作品来看,他保持着孩子般单纯的心灵,一直执着于追求心中理想,构建属于自己的童话王国。而生活在现实中的他,面对着,也尝试着触及时代、生活和命运,显然这些对于单纯的顾城来说都是沉重的,在生活上不谙世事的他很难经得起现实的磨难。单纯的诗人,在诗歌作品中往返于童话与现实之间,最终并没有真正实现执着追求的童话世界,而是被现实世界击倒。

从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来看,顾城作为朦胧诗派的重要诗人,其诗歌创作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诗学意义,为新诗潮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后来的诗歌写作者提供了很多的借鉴。他优秀的诗歌作品,直到现在,读起来仍旧回味无穷。